



在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泰国决定在不征收进口税的情况下,为美国大豆进入市场开辟道路,但这次减税不仅影响了外国生产商......
因为重要的问题是,“这个国家谁必须承担这笔交易的成本?
虽然多方将市场开放视为机遇,但隐藏的细节反映出,泰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家可能要付出比他们想象的更多的代价。
泰国大豆情况:需要了解的数字
同时泰国每年进口大豆和豆粕总计超过500万吨,主要有两个目的:
泰国从两个主要国家进口这两种商品:巴西 (80%) 和美国 (20%)。
但有趣的是,两国的“成本”大相径庭:
大豆每公顷生产成本(2025年):
含义:即使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实行零关税,来自美国的大豆成本价仍比巴西大豆平均水平“高”1.6泰铢/公斤。
国内影响:谁得到谁输了?
泰国农民:影响不大,但不是可以高枕无忧。
虽然泰国的生产成本高于国外,但农民仍然可以以20泰铢/公斤的平均保险价出售。
因此,收益率可能不会立即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进口价格更便宜,进口量较多。农民可能不得不适应。
油棕种植者:间接受益
因为进口大豆植物油还是比国产棕榈油贵的。
因此,对市场价格影响不大。
企业家:处于弱势地位。
饲料厂可能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如果豆粕必须从美国而不是巴西进口,因为美国大豆的成本更高,即使税率为 0%。
消费者:承担消费价格负担。
豆油、豆腐、豆浆——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产品可能会因为从美国进口的原材料成本高于巴西而涨价,最终可能不得不向消费者反映价格。
结语:0%的税收优惠真的好吗?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贸易机会,但从深入的细节来看,对美国大豆征收 0% 关税协议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而真正受到影响的人可能是“泰国国民”。
资料来源: 经济基础